一:在linux中有7个运行级别,他们分别是: 0 halt 系统关闭状态 1 single user mode 单用户模式 2 multi-user mode whitout network 无网络的多用户模式 3 multi-user mode 正常模式 4 multi-user mode,spare 多用户模式(备用) 5 XDM mode 图形模式 6 reboot 重启模式 如何查看当前的运行级别? 可以使用命令#runlevel或者#who -r 运行级别的切换 init [0123456] 如何控制启动之后的默认级别编辑/etc/inittab 将其中的id:3:initdefult 把id改成0-6就可以了.注意,请不要修改位0或者6.
二:Linux系统下文件颜色含义 蓝色表示目录;绿色表示可执行文件;红色表示压缩文件;浅蓝色表示链接文件;白色表示其他 文件;黄色是设备文件,包括block, char, fifo.
红色闪烁表示链接的文件有问题了;用dircolors -p看到缺省的颜色设置,包括各种颜色 和“粗体”,下划线,闪烁等定义.
在控制台下,用ls,就会发现shell将不同类型的文件项目显示为不同的颜色,不用ls -l便 能大概的把各个文件的类型情况了解一下.其实,在/etc下有一个DIR_COLORS的文件,这是 一个着色控制的模版.现将这个模版拷出来.如果 想让这个配置在root用户下生效,便拷到/r oot下;如果想在abc(例子)用户下生效,便拷到/home/abc/下.之后将文件改名为(注意小 写,和“.”号).dir_colors 用vi打开他,往下找,就会发现,一处标记着DIR的行,行的 右边,两个两位的十进制数,并且这两个字的颜色是不同的.这就是对文件项目中文件夹 (dir
拥有帝国一切,皆有可能。欢迎访问phome.net ectory)的着色方案.那两个数便是所用的颜色.右边那个便是用ls是显示的颜色.随便改一 下,便会发现数字的颜色也跟着变化.这就是将来显 示的颜色了. 在DIR行的下面,还有其他 类型的文件着色方案,同样的格式,改改试试就行了.之后,存盘.关掉命令行窗口.再次打开 命令行,便会看到你修改过后的结果 了.在DIR_COLORS的文件顶端,有修改的说明和不同颜色 对应的数字,可以作为参考.
ls命令文件夹颜色设置:
文本界面下,红帽用蓝色作为ls的目录的颜色,配合他的黑色背景,感觉太暗了,看不清.
改成别的颜色的方法:
# vi /etc/DIR_COLORS
内的设定“DIR 01;34”,为ls命令的目录的颜色设置,01表示粗体,34表示字体蓝色.
我把它改成了“DIR 01;37;44”,37是字体白色,44是字背景蓝色,视觉效果还可以, 习惯上也能接受.
然后,执行
# eval `dircolors /etc/DIR_COLORS`
注意命令中的`符号为键盘~符号下面的那个,别弄错了.
再执行ls命令看效果应该就不再那么难以辨认了.
以上方法是对全局修改,如果想只对用户修改的话
将/etc/DIR_COLORS文件cp到~/下,并改名为.dir_colors,再修改这个文件就可以了
拥有帝国一切,皆有可能。欢迎访问phome.net
三:Linux快捷键汇总
下述所有命令在Linux/unix的shell下有效,这里以bash为主.如有出入,以你自己的服务器为准.本文所指的Linux主要指RHEL/CentOS,unix指的是FreeBSD,这也是服务器中用得最多的版本.
Ctrl a 切换到命令行开始
这个操作跟Home实现的结果一样的,但Home在某些unix环境下无法使用,便可以使用这个组合;在Linux下的vim,这个也是有效的;另外,在windows的许多文件编辑器里,这个也是有效的.
Ctrl e 切换到命令行末尾
这个操作跟END实现的结果一样的,但End键在某些unix环境下无法使用,便可以使用这个组合;在Linux下的vim,这个也是有效的;另外,在windows的许多文件编辑器里,这个也是有效的.
Ctrl l 清除屏幕内容,效果等同于clear
Ctrl u 清除剪切光标之前的内容
这个命令很有用,在nslookup里也是有效的.我有时看见同事一个字一个字的删除shell命令,十分崩溃!其实完全可以用一个Ctrl u搞定.
拥有帝国一切,皆有可能。欢迎访问phome.netCtrl k 剪切清除光标之后的内容
Ctrl y 粘贴刚才所删除的字符
此命令比较强悍,删除的字符有可能是几个字符串,但极有可能是一行命令.
Ctrl r 在历史命令中查找 (这个非常好用,输入关键字就调出以前的命令了)
这个命令我强烈推荐,有时history比较多时,想找一个比较复杂的,直接在这里,shell会自动查找并调用,方便极了
Ctrl c 终止命令
Ctrl d 退出shell,logout
Ctrl z 转入后台运行
不过,由Ctrl z转入后台运行的进程在当前用户退出后就会终止, 用这个不如用nohup命令&, nohup命令的作用就是用户退出之后进程仍然继续运行,而现在许多脚本和命令都要求在root退出时仍然有效.
下面再被充下大家不是太熟悉,我用得比较多的操作方式:
!! 重复执行 一条命令
拥有帝国一切,皆有可能。欢迎访问phome.nethistory 显示你所有执行过的编号 历史命令.这个可以配合!编辑来执行某某命令
↑(Ctrl p) 显示上一条命令
↓(Ctrl n) 显示下一条命令
!$ 显示系统最近的一条参数
这个比较有用,比如我先用cat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onfig-eth0,然后我想用vim编辑.一般的做法是先用↑ 显示 一条命令,然后用Home移动到命令最前,删除cat,然后再输入vim命令.其实完全可以用vim !$来代替.
开发和管理员的话,掌握以上用法后,基本上工作就很有效率了;用到 ,你会不经意发现,弹指之间,许多复杂的指令你会很轻松的搞定.
附录:Linux下的桌面环境的快捷方式
以下指令在Linux/unix的桌面环境(gnome)下有效,如有出入以你自己的服务器为准:
Alt F1 类似Windows下的Win键,在GNOME中打开"应用程序"菜单(Applications)
Alt F2 类似Windows下的Win R组合键,在GNOME中运行应用程序
拥有帝国一切,皆有可能。欢迎访问phome.netCtrl Alt D 类似Windows下的Win D组合键,显示桌面
Ctrl Alt L 锁定桌面并启动屏幕保护程序
Alt Tab 同Windows下的Alt Tab组合键,在不同程序窗口间切换
PrintScreen 全屏抓图
Alt PrintScreen 当前窗口抓图
Ctrl Alt → / ← 在不同工作台间切换
Ctrl Alt Shift → / ← 移动当前窗口到不同工作台
Ctrl Alt Shift Fn 终端N或模拟终端N(n和N为数字1-6)
Ctrl Alt Shift F7 返回桌面
拥有帝国一切,皆有可能。欢迎访问phome.net
拥有帝国一切,皆有可能。欢迎访问phome.net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