额外的储存设备 iSCSI 协议的磁盘阵列:
目前主流的存储技术:
SAN storage area networks
类似于一部储存设备,藉由光纤信道提供几部主机进行数据的存储之用,价格昂贵,维护成本高,性能也最佳
缺点:价格昂贵,维护成本高
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
专门用来存储数据用的主机,以现有的TCP/IP协议来提供类似file server的用户
缺点:,NAS 就是一部 file server (档案服务器) 啰~ 不过, NAS 也是接在网络上面, ,如果网络上有某个 client 大量存取 NAS 上头的数 据时, 是很容易造成网络停顿的问题的.
iSCSI
整个 iSCSI 的架构主要分为储存设备与提供 iSCSI 联机的主机端, 而 iSCSI 则透过以太网络连结储存设备与主机就是了.
,您 要拥有 iSCSI 接口的储存设备 (废话!不然怎么玩?) , 然后,您的 iSCSI 储存设备上面 要具有 IP 地址,并且储存设备以网络线连 结到拥有 GB 速度的 Switch 上.再来,您的主机 要启动 iSCSI 的驱动程序, 驱动他之后,他会使用 TCP/IP 的网络协议连结到储存设备上头, 并且『 将整个储存设备视为主机上面的一个 SCSI 硬盘』的模样! 也就是说,基本上,iSCSI 的储存设备就是您主机上面的一个实体硬盘, 只是这个硬盘是以 iSCSI 协议及 TCP/IP 协议来达成的. ,他在主机上面的使用, 几乎就与实体 SCSI 硬盘没有两样!磁盘代号则为 /dev/sda... .
经过上面的说明,你可以了解到,其实整个 iSCSI 的储存设备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主机喔,他仅是一个储存设备, 跟上头提到的 NAS 并不相同,反而有点 类似 SAN 啦~ ,这个储存设备可以让主机完整掌控, 几乎就与主机上头的 SCSI 硬盘没有两样就是了.
iscsi安装过程:
物理状态连接OK,iscsi设备通过网线连接到GB的switch上,给他固定IP地址,linux主机通过千兆网线也连接到GB的switch上,然后配置linux主机 在linux主机上安装iscsi驱动,然后配置相关文件.
磁盘阵列:
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简写RAID:通过一个技术(软件或硬件),将多个小的磁盘整合成为一个较大的磁盘装置, 提供数据保护的功能
raid 选择等级level不同,使整合后的磁盘具有不同的功能,基本常见的有:
• Linear mode (线性模式):
两个以上的磁盘整合成为一个实体的储存装置;这个模式的特色是, 所有的数据是『一个一个填满后,才将数据继续写到下一个磁盘上』; 数据是一个一个写入到不同的硬盘当中,因此,整个磁盘的读取效能并不会增加, 此外, 数据具有连续性,因此,若不小心有任何一个磁盘损毁时,嘿嘿! 您的数据可能通通救不回来了~这种模式唯一的好处, 就是磁盘的空间完整的被利用完毕!不会有任何保留空间 (redundant).
• RAID-0 (交错模式, stripe):效能比较高
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容量相同的磁盘来达成,效能会比较好. 所谓的交错 (stripe) 是 档案数据是同步洒到不同的磁盘上头去的意思, 也就是说,假设我有两颗磁盘设定成 RAID-0 ,那么当我有 100MB 数据要写入时, 则 100MB 会被拆成两个 50MB 分别写入不同的磁盘上头去!
啰, 每一个磁盘写入的数据量只有一半,因此,读写的效能都会大大的增加! 越多颗磁盘所造成的 RAID-0 装置,理论上,效能增加的越明显. 但是这种模式有个最大的问题,那就是, 一笔数据被拆成几个部分分布在不同的磁盘上头, 因此『任何一颗磁盘的损毁,都会让你的数据救不回来!』
• RAID-1 (映像模式, mirror):备份效果
这种模式也是需要相同的磁盘容量的,最好是一模一样的磁盘啦! 如果是不同容量的磁盘组成 RAID-1 时,那么总容量将以最小的那一颗磁盘为主! 这种模式主要是『让同一份数据,完整的保存在两颗磁盘上头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