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Linux操作系统上玩转磁盘阵列
文件.
参数一:raid-level 指定磁盘阵列的类型. 磁盘阵列到目前为止,有不下于十种的类型.而Linux系统则只支持其中的不种类型.系统管理员需要了解这五种磁盘阵列类型的特点,并根据企业的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磁盘类型.笔者平时比较喜欢采用Linear或者RAID-5这两种磁盘阵列类型.为此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两个磁盘类型的特点. Linear磁盘阵列模式比较简单,它只是起到一个磁盘的整和作用.如果采用这种磁盘阵列模式,Linux系统会先将数据存放在第一块硬盘中.只有当这个硬盘空间已经使用完了,操作系统才会将数据存储到第二块硬盘中.以此类推.在这种模式下,
RAID-5磁盘阵列模式是现在主流的磁盘阵列模式.在这种模式下,Linux操作系统会将数据切割成固定大小的小区块,并同时分别保存到不同的硬盘中.
参数二:chunk-size 指定分块的大小. 采用磁盘阵列后,数据会被分割成许多小块,然后写入到硬盘中.那么这个块的大小是多少呢?在磁盘阵列配置文件中,需要指定每个写入区块的大小.其最小单位是2KB.用户指定的区块大小, 参数三:persistent-superblock:设置是否要写入超级块. 在微软的操作系统下部署磁盘阵列的话,就不需要设置这个内容.但是在Linux下, Superblock有一个比较时髦的中文名称,叫做超级块.超级块是硬盘分区开头(开头的第一个byte是byte 0)从 byte 1024开始往后的一部分数据.
这个参数就是用来控制是否需要写入硬盘的这个块.如果要写入的话,就设置为1;不写入的话,就设置为0.
|
|||
凌众科技专业提供服务器租用、服务器托管、企业邮局、虚拟主机等服务,公司网站:http://www.lingzhong.cn 为了给广大客户了解更多的技术信息,本技术文章收集来源于网络,凌众科技尊重文章作者的版权,如果有涉及你的版权有必要删除你的文章,请和我们联系。以上信息与文章正文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如果您要转载本文章,请保留以上信息,谢谢! |